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 -> 法院要闻

措施得力 效果显著

涧西区人大常委会视察法院执行工作并给予高度评价

  发布时间:2017-07-05 16:36:22








     7月4日下午,涧西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刘金剑带领视察团,对涧西区人民法院执行工作进行了专项视察,我院党组书记、院长陈建春,党组副书记、常务副院长陈喜平参加了汇报。

    2016年以来,涧西区法院在区委领导和人大监督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目标,坚持司法为民、公正司法工作主线,忠实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强制执行职责,积极落实最高法院提出的关于“在两到三年内基本解决执行难问题”和省高级法院关于创建“无执行积案法院”活动的集结号令,全力推进执行工作信息化、规范化,强化执行联动机制建设,采取有力措施,加大执行力度,全面清理执行积案。2016年以来,共清理积案2125起,占全部案件的100%,其中以执行完毕方式结案的1574起,占全部案件的74.07%,以终本方式结案的551起,占全部案件的25.93%。2017年上半年,结案1188起,为全市最高,同比增长了一倍多。执行案件结案率由倒数第一跃升至全市第四名。为实现发生法律效力的司法裁判、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促进经济发展、维护法治权威发挥了应有作用。

     视察团实地察看了涧西区执行联动指挥中心和执行局办公区,与执行干警见面了解网上财产查控平台运行情况。

    之后,听取陈喜平副院长对执行工作的汇报。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把执行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党组书记、院长陈建春履行“第一责任人”的职责。成立由院长担任组长领导小组,设立七个执行组,每个组都由一名党组成员带队,形成院领导带领执行组办案的工作格局。集中优势兵力,充实执行力量。从各部门抽调精兵强将,举全院之力打好执行工作攻坚战。增加辅助人员,形成1+1+1的工作模式,极大的提高了办案效率。强化执行联动,聚力解决执行难。以视频会议系统为平台,建成远程视频指挥调度系统。以公安、国土、房管、工商、税务、银行等涉及被执行人身份和财产登记的信息网络为平台,建立被执行人身份和财产信息查询系统。有效破解“被执行人难找、被执行财产难查、协助执行人难求、被查扣财产难动”的“四难”困局。用足执行措施,加大执行力度。2016年以来,共罚款200余起,司法拘留429人,追究拒执罪135人,公开曝光“老赖”名单四次,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7691名。 2017年以来,开展司法网拍71次,成交54件,成交金额4185万元,占基层法院成交总额的24%。在“春雷行动”和“夏季雷霆”集中执行活动中,结案280起,执结到位执行款0.82亿元,拘留39人次,打击拒执罪结案142起。惩戒失信行为,打击拒执犯罪。2016年以来拒执罪案件共结案135起,其中有72起案件立案后,被执行人慑于刑罚威力全部履行,以撤诉结案,3名被执行人被处以刑罚。加强队伍建设,严格规范管理。2016年以来,邀请代表、委员参与、见证执行27人次,主动接受监督。强化物质保障,全力支持执行。改进警车管理,将三分之一的车辆配置到执行局。给每名执行干警购买保险,解除后顾之忧。加大执行宣传,营造良好氛围。每月开展一次司法网拍宣传周活动、一次集中执行宣传活动。与各大媒体密切合作,稿件刊发、采纳数量在全市名列前茅。制作出品了反映执行工作、以打击拒执罪为主题的法治宣传微电影《智斗》,在最高法院网络平台上发布,并被搜狐、腾讯等各大媒体转载。做好信访工作,巩固执行效果。坚持执行局长、庭长信访接待日制度,每周固定时间,接待群众。2017年涉及执行的信访案件数量明显下降。

    刘金剑主任对涧西法院执行工作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指出:涧西法院坚持“司法为民、公正司法”工作主线,举全院之力采取九项得力措施,克服案件数量多办案人手少、被执行人难找、执行财产难寻等诸多困难,办案质效在全市名列前茅。执行、司法网拍、打击拒执罪、信访、宣传等方面工作可圈可点。全体干警爱岗敬业、拼搏奉献、勇于担当,为全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司法保障。人大代表还就今后在进一步加大执行力度尽快结案、及时提醒当事人诉讼风险、完善执行联动工作机制、加强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陈建春院长对区人大和各位代表对法院工作的肯定和鼓励表示感谢,表示院党组将认真梳理代表提出的意见建议,有针对性的制定出解决问题、推动法院工作健康发展的具体整改措施。坚持定期汇报与随时沟通相结合的方式,在区人大的大力支持和监督下,不断推进法院科学发展,促进法院工作更上一个台阶。

责任编辑:史翠玲    


关闭窗口



Copyright©2025 All right reserved  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版权所有   豫ICP备1200040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