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21日 晴 星期六
早上,还没有起床,就接到洛铜社区张桂芬主任的电话:“魏法官,咱社区有一对七十多岁的老人,近期生活不能自理,一些问题处理需要注意的法律界限,需要您的帮助”。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是涧西法院对社区法官的最基本要求,必须的,马上去,电话一落,马上通知本庭的刘朋涛法官,一同前往。
来到社区办公室,张主任已经先到35街坊了,社区另一名同志把我们领到地方,路上简单介绍了基本情况:两位七十多岁的老人都是老牌的大学生,性格都有点倔强,儿子早年离婚后死亡,唯一的孙女现在外地上大学;两年前老太太身体出了故障,生活不能自理,老先生两年伺候下来非常辛苦,近期突然出现了反常:老先生不说话、不吃饭,老太太的生活成了问题。社区得知情况后,派专门人护理了一周多了,社区还通知到民政、单位工会、老先生在本地、外地的亲友们过来,大家一致表态:家里没有其他亲人,俩人的养老金合起来有4000元,桌子上的活期存折里还有几万块钱,住养老院是最佳方案。老太太同意了,但坚持要求和老先生一起去;老先生则坚持不说话、不吃饭、不同意•••
来到35号街坊2号楼楼下,张主任、民政所的同志、老人的亲友、邻居们在楼下了围了一群在商议,得知老人的孙女早上从外地赶了回来,正在家里单独同老人沟通。
两栋楼里的进进出出人们,谁见了张主任都亲切地打个招呼,还会热情地问一句:“张主任,老金答应住养老院了吗?”,张主任叔叔、阿姨、姐姐、妹妹地打招呼,得知我们是社区法官后,楼上的居民们一齐称赞起来:张主任她们买饭、喂饭、劝说、谈心,擦屎擦尿、整理卫生,可以说比亲儿女们做的都好!这俩口子,哎,真没少难为小张她们!
孙女下来了,一个美丽、高挑的大二女生,望着这张写满真诚、感激又带着一些稚嫩的脸庞,我感叹上天为什么让她还过早地承担起了生活的责任?可是,她毕竟成年了,是金家唯一的直系亲属,对老人生活状况的处置,还必须征求她的意见。有关抚养、赡养、责任、道义等的法律、伦理道德知识,我们向她讲解时,她表示自己已经都明白了,这次请了长假回来,就是要彻底解决爷爷、奶奶的生活安顿问题,如果有必要,甚至可以陪同他们一同到养老院住一阵子,直到老人安心、适应、满意后才走。
吃饭的时间到了,楼上楼下年轻的、年老的居民们都过来拉张主任到家里吃饭,他们说:做不了什么大菜,肯定是干净、卫生、营养、可口,我问:你们怎么都认识张主任?他们笑道:一天过来转一圈甚至几圈,社区谁不知道张主任她们?这是我们心中最好的社区主任,来给我们办事来了,我们还能不管她顿饭?
眼前的场境让我感到惊讶,不由得多打量了张桂芬主任几眼:一米六多一点的个头,圆圆的脸蛋,稍显丰满的身材,普普通通的一双眼睛,闪现着善良、正直、温和的辉光,站在楼下的大爷、大妈、叔叔、阿姨、年轻朋友们中间,宛如一幅和谐、质朴、自然的画卷;春天里和煦、温暖的阳光,洒在她健康的浅麦子色皮肤的脸上,让这幅画卷于质朴中透出了光亮与质感,我在感慨:美丽的洛铜社区主任!
一天来,激情一直撞击着我的思想,让我有一种扼制不住的冲动,要动笔记录与这位社区主任一同渡过的周六时光;我也知道了她得到认可的真谛:她把自己的心,交给了居民,居民,也把她当成了亲人。
老金俩口子的事情,可能会很快办理完毕,也可能需要大伙、孙女再多劝说几天,但是,社区、张主任她们在家人、亲友、居民、民政等多方面的共同配合、支持下所做的一些,非常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