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 -> 法院要闻

始终把群众放在心里最高位置

——记全省法院先进个人、涧西区法院办案状元宋世伟的先进事迹

发布时间:2018-05-07 15:16:35






    面对当前案件数量急剧增多的现实,如何克服案多人少困局,是知难而退还是迎难而上?洛阳市涧西区人民法院环境资源庭法官宋世伟,永远只有后一种选择,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在领导眼里,他是勇于担当、敢于碰硬的好干警,在同事眼里,他是兢兢业业、热心助人的好同事,在群众和当事人眼里,他是为民务实、勤奋干练的好法官。 

     宋世伟自大学毕业后通过考试分配至偃师市人民法院,一直在基层法庭工作,调入涧西区人民法院后仍从事民事审判工作,作为一名在基层工作了近八年的法官,他始终奋战在民事审判一线,每年办案超过300件,特别是2017年结案达到427件,这是涧西区法院建院有史以来首位年办案超四百件的法官。最难能可贵的是,他办结的案件中几乎无一投诉、信访,大家都戏称他为“硬汉宋”。硬汉是如何炼成的?当人们夜晚正在享受难得的休息时光时,他正在秉烛写文书,当人们周末及假节日和家人团聚时,他正在进村入户做当事人的调解工作。而他却淡淡地说“崇法尙法、依法为民就是要体现在行动上,作为一个年青人,只有心怀正义、心怀感恩、心怀敬畏,才能真正让群众感受到司法的公平正义”。 

 把群众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来办 

    2016年6月,一个老人赵某在某超市购物时不慎滑倒,被摔成腿部粉碎性骨折。这本是一起普通的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的案件,但由于该超市在保险公司购买了公众责任险,超市与保险公司在赔偿金额份额方面存在分歧,故双方对损害赔偿未达成一致意见,无奈老人将超市和保险公司起诉到法院。 

     接到这个案件后,宋世伟考虑到老人家里经济条件较差,如果不能及时得到有效治疗,对老人以及老人的子女都是沉重的负担。因此,宋世伟决定通过调解来化解此案。但超市、保险公司均觉得老人起诉的金额过高,借口工作太忙为由,不愿意来法院配合调解。宋世伟法官多次采取“背靠背”调解方式,冒着酷暑一周时间到超市和保险公司跑了六趟。超市和保险公司人员说:“宋法官,你手里那么多案件,这么一个小案件,值得让你跑这么多趟吗?”宋世伟说:“对于我来说,这可能是我承办案件中的其中一个,但对于老人来说,他可全盼着这些钱才能解决家庭和生活的困难,对于老人来说是天大的事,作为一个法官来,必须学会换位思考,将心比心,当然你们作为当事人,也需要换位思考,将心比心”。通过不懈的努力,超市和保险公司在赔偿金额、份额承担方面终于达成了一致,超市相关负责人说:“宋法官,我们之所以同意你的意见,一方面是你支持调解真正是为我们双方考虑,是双赢的结果,更重要的是我看到了宋法官为案件所付出的辛劳深深地感动了我。”老人顺利拿到了7万多元的赔偿款,这距离老人向法院起诉还不到两个月的时间,老人拿到赔偿款后满怀感激,紧紧握住宋法官的手说:我真的没想到会这么快就拿到赔偿款,真的太感谢宋法官了! 

    像这样的案件还有很多,不论他手中有多少案件,他都把每一个案件当成最重要的案件来办理,全身心投入工作,把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尽量降低群众在诉讼过程中不必要的损失,能自己干的尽量不求人,更不会增加群众的诉累。他就是这样的人,对法官职业操守一以贯之的坚守。

 “五加二”“白加黑”办案质效属一流 

     2017年成为员额法官后,他更加珍惜和重视自己的工作,始终保持着高昂的斗志和不知疲倦的工作作风,结案数量全院第一。案件办理如此高效,一方面是他将“白加黑”、“五加二”工作模式变成了常态,另一方面是他在工作中善于思考、善于总结,不断创新工作方式。对于办案如何高效,他经常说:办案没有捷径,没有一蹴而就的方法,付出汗水和心血是唯一的途径。同时,他还注重办案技巧,在办案过程中,将案件按照案由进行分类,将类似案情的案件归为一类,提高文书写作效率,此外,他还善于对调解技巧的总结和运用,针对不同的案件,采取不同的调解策略,2017年他办结的案件调解率达40%,同样位于全院前列。此外,他还具有担当精神,敢于啃硬骨头,办理重大疑难案件。近几年来,由他办理并化解了的重大疑难案件多达上百起。例如,在2016年底,闫某等47名农民工由于始终拿不到干活工资向法院提起诉讼追索劳动报酬,接到这个案件后他及时向领导进行了汇报,并在开庭前与几个农民工代表进行了见面交谈,了解到开发商、建设方、包工头相互推诿,拖欠这些农民工工资多达100多万元,且临近过年,农民工的情绪很不稳定等基本情况。围绕这些情况,他提前制定了应急方案,并预备的面积大的审判庭进行开庭。开庭当天,果然47个农民工全部到齐,并对到庭参加诉讼的开发商、建设方的代理人进行围堵谩骂,他及时冲到农民工中间,用通俗的语言向农民工介绍法庭纪律,陈述相关法律规定,并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让农民工情绪逐渐稳定了下来,并顺利进行了开庭。开庭后,农民工们经常找他,那段时间他的办公室就像赶集一样热闹,偶尔还参杂着高声的呵斥声和抱怨声。他依照法定程序尽快作出了判决,并及时做好双方当事人的思想工作和判后答疑工作,最终双方当事人均服判息诉。他在判决后仍定时联系农民工代表,跟踪了解履行情况并予以帮助,终于在年前这些农民工拿到了大部分的工资报酬,过上了一个祥和年。一个群体性案件在他手里被圆满解决。“小宋工作上有冲劲、有干劲、有韧劲、有方法,每年工作业绩都名列全院前列,在他的影响下全庭上下形成了积极向上、争先创优的良好氛围”,环境资源庭庭长高凌梅说。 

 “工作狂”“强迫症”流泪了

     由于他经常忙于工作,不免忽略和减少了对家庭和孩子的付出和照顾。他对家人说的最多的是“你们不用等我吃饭了,我在单位加会儿班”,他对孩子说的最多的是“等爸爸把这个案件办完后就回来陪你玩。”2017年冬天的一个晚上,他孩子发高烧需要去看病,而宋世伟他正在单位加班没有回来,无奈他爱人和他母亲两人带着孩子去看病,但由于正值下雪天,路上湿滑,打不到出租车,就由他爱人和母亲轮换将孩子背到了妇幼医院,而等他回来时已然深夜。他每当谈到家人和孩子,眼睛总是泛着泪花,他说:他亏欠的太多,他亏欠了最关心他的父母、亏欠了最牵挂他的爱人、亏欠了最期盼、渴望他的孩子。但院里的领导和同事们都知道,他对他所坚守的信仰、所守护的法律、所爱戴的工作、所付出的劳动却不曾亏欠。

     这就是宋世伟,一个风风火火、加班加点的“工作狂”,一个力争把每一个案件都办成最好的“强迫症”,一个默默无闻、不计得失的“低调男”,一个心怀正义、坚持原则的“耿直男”,一个心系群众、热心助人的“暖男”。这就是“硬汉”宋世伟,一个普通但不平凡的人民法官。

责任编辑:周建武    


关闭窗口



Copyright©2025 All right reserved  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版权所有   豫ICP备1200040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