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尽快解决当事人诉争,缩短诉讼周期,提升审判工作效率,充分保障当事人的诉讼权利,诉讼服务中心全体干警不等不靠,主动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连续三周利用周末、夜间加班加点,确保各项工作及时有效快步推进。
从2020年1月15日至4月11日期间,涧西法院电子送达4462次,位列全市第一;调解平台受理案件98件,成功调解96件,调解成功率位列全市第一;诉讼服务中心的商事审判团队(速裁团队)审结案件555件;自诉讼服务中心下设速执团队以来,仅20天成功执结案件38件,其中涉营商环境案件5件。最大限度保障了民营企业胜诉权益及时兑现,护航企业发展。
在这些枯燥数字的背后,却很少有人知道,该院所有工作人员每天工作的时间是挤出来的。自今年春节新冠病毒疫情爆发以来,涧西法院全体干警每天从早上七点至晚上十一点轮流到辖区各小区、公交站台值班,至今仍不间断。有些值守的小区甚至是标准的“三无”小区,即无物业、无保安、无门岗室,系防线比较薄弱的“前沿阵地”。诉讼服务中心分包的小区正是此类,他们只能借来简易的木桌,拾起小区住户淘汰的破旧板凳,临时在小区门口搭建起“疫情防控阻击战党员先锋岗”,在艰苦的条件下默默守护着小区居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70”后的李晓伟,作为诉讼服务中心送达组的老大哥,履职尽责干劲十足,每天白天在单位忙着送达,晚上到小区门口值守,周末也不例外。大家都以为他家里没什么负担,可其实,他的女儿大年二十七不慎脚踝骨折,妻子在燃气公司工作,为了保障疫情期间燃气正常供应,跟他一样从大年初六就开始奔赴单位值班,孩子在家无人照看,只得送至孩子外婆处照顾;他的父亲,一位退休不褪色、执着奉献的老党员,过年期间腿突然犯病,疼痛难忍无法正常行走,知道儿子忙着疫情防控值班,不想给他添麻烦,硬是拖到站都站不起来才告诉他,当他闻讯赶回去将父亲从五楼背下送至医院时,连医生都埋怨:“你这当儿子的也太粗心了,老人都成这样了怎么才来医院!”他只得低下头,心里充满了对老父亲的自责和愧疚……可一转身,周末他又准时出现在单位,领着送达组没日没夜的加班,充分发挥自己作为一名基层党员的模范先锋带头作用,以恪尽职守的实际行动践行着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
在他的带动下,“90”后干警赵方浩也积极投身抗“疫”,他值守的就是个“三无”小区,大门口连张桌椅板凳都没有,唯一的铁门也是坏的。他值班的第一天正值春节期间,夜晚寒风刺骨,他就这么在小区光秃秃的大门口站到了半夜十一点种。此后,他每次忙完单位的日常工作赶赴小区值班时,都会裹上厚厚的棉衣,怀抱保温杯,双手抄着袖口守在大门处,一遍遍不厌其烦的给社区居民测体温、查验“健康码”、在借来的简易小矮桌上登记出入信息……本来挺时尚的帅小伙硬生生变成了个“看门老大爷”,日日为石化小区70多户居民当着“守门人”。这一守,就是从冰冷雪夜至洛城花开……
在疫情气势汹汹来袭的时候,这支泛着蓬勃朝气、镌刻着党性热情的年轻队伍想到的不是病毒的凶险,而是如何在严格疫情防控的同时,不耽误百姓来法院办事。他们采取各项“不见面”“网上办”智能化办公措施,保证群众办事所需;他们急当事人之所急,开通绿色通道,确保急事急办、特事特办;他们“让信息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努力满足公众多元化司法需求;他们克服自身的一切困难,以朝阳映照初心,尽显赤诚本色,力所能及地为这场战“疫”贡献着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