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 -> 法院要闻

牢记初心使命,用法治之光照耀为民之路

发布时间:2021-11-24 17:56:45











    如锦霞光,续写着无限忠诚;繁星闪烁,绽放着一路芳华;峥嵘岁月,凝聚着心血和汗水。每一个非凡成就,都由点滴平凡累成。奋斗的身影最美!在司法为民路上,只争朝夕、不负韶华、忘我前行!他,刘朋涛,涧西区法院立案庭副庭长、一级法官。在涧西区法院工作的十年里,他承办或参与审理了各类案件几千件,近三年连年结案数超过了500件。在多年的工作中,无论岗位是否发生变化,刘朋涛审理的案件数量都是所在部门最多的。审判工作中,他以身作则,敢于担当,勇于担当,主动承担并化解了大量疑难复杂案件。在经手的每一起案件中,他都坚守司法良知,以客观目光论事,以公平态度办案,在平凡的岗位上一次又一次把法律的公正和温暖献给人民群众。

    温情与铁面

    作为民事案件的审判法官,家事案件是刘朋涛法官审理案件的重头戏。审理家事案件,他常说的一句话是:“一家人闹到法庭上,都是带着气来的,我们要努力化解矛盾,如果做不到,至少不要激化矛盾。”对待那些因各种原因而对簿公堂的“一家人”,他总能够以“马大姐”的精神,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希望通过努力能唤起双方当事人心底的那份爱、那份情。

    在一起父母争夺抚养权的案子中,面对法庭上恨不得掐死对方的父母,他最关心的始终是那个7岁小女孩,当父母提出带孩子来法庭时,他怒斥道:“孩子还那么小,这对孩子心理影响多不好,不要带孩子过来。”在他心中,案结事了不是归宿,冰冷判决书背后往往涉及的可能是一个孩子的一生或是几个家庭的安宁,他要做的不是简单的分割抚养权,而是从小孩的角度出发,怎样最有利于小孩的成长,怎样让矛盾最小化,怎样让两个大人把目光真正投向自己的孩子。他办理的每一起案件背后,都蕴含着他经过深思熟虑的温情。

    刘朋涛处理案子不仅仅有温情,刚正不阿也贯穿于他经手的每一个案件。今年初,他接到了老母亲来法院找他的电话,他赶忙去看发生了什么事。原来,是他老家的一位邻居的案子在他这儿审理,家里人带着邻居来找他说情。他顿时很生气,对家里人进行了一番教育,送走家人后,他立马跟院领导汇报,将案件转到了其他法官的名下。对于他来说,没有什么能阻挠公平正义,法律是他唯一的上司。他常说:“身为法官一生会审理很多案件,每个案件看起来很渺小,但是对每个当事人来说,或许是唯一一次与法律、与法官接触,如果在这仅有一次的接触中,感受不到公平正义,那么法律对他们来说有什么意义呢?法律还会值得他们信仰和尊崇吗?我们法官要做的就是在这可能是群众唯一一次与法律相处中,让他们感受到公平正义,相信法律的力量。”

    法不容情,担起的是公平正义的责任;宽严相济,释放的是回归社会的关爱。法官手中握的不仅仅是定分止争的法槌,更是让群众感受到良法善治的光芒与温度的媒介。这是他对法官职业最生动的注解。

    勇敢与探索

    对于身处司法体制改革前沿的刘朋涛来说,不管时代如何变化,精良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才是工作中的最强后盾,只有学好本领,才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面对每一部新出台的法律,他都会第一时间研究学习;对每一个新类型的案件,他都抱着研究吃透的态度去钻研。

    2020年下半年,院里确定刘朋涛牵头审理全院的破产案件,面对这么一个相对陌生但其成果能够为辖区营商环境的优化提供有力支持的工作,他没有退缩,当仁不让的扛下了这份工作。在审理一拖某子公司的破产案件过程中,因此案为院里今年的一号破产案件,处理好第一起破产案件,对以后此类案件的审理意义重大。刘朋涛充分用好各种法律工具,调动案件参与方的积极性,最大化地提高工作效率,使案件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得到最快速地处理。该案的办理形成了许多可复制、可借鉴的经验、做法。

    对新类型案件探索的过程,也是刘朋涛自我历练的过程。在司法体制改革的道路上,他始终勇当先锋。用他的话来说,司法体制改革听起来很宏大,但对我们每一个法律人来说,就是多实践多尝试。闭门造车是不能前进的,法官要勇做探路者,锲而不舍,金石可缕,每个人向前多走一步,法治就会向前一大步。

    锦旗与口碑

    什么会让法官避之唯恐不及呢?对刘朋涛来说,是当事人送锦旗。每每有当事人来送锦旗,他总是以各种理由能躲就躲,实在躲不过去,收下锦旗后立马收起来,束之高阁。

    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2020年下半年,在审理一起因买卖合同引发的欠款纠纷过程中,原告公司的直接经办人员已是耄耋之年,因其法律知识的欠缺,准备不够充分,面对对方律师娴熟的诉讼技巧,只有招架之功没有还手之力,眼看情绪就要失控。面对此种情境,刘朋涛结合具体案情,通过控制庭审节奏,开展法庭询问、依法释明等法律允许的手段,一方面避免了老人因情绪激动而引发意外,保证了庭审的顺利进行。另一方面也更有利于真正查明案件事实。庭审结束后,情绪已经逐渐平复的老人家高度评价了整个庭审过程并称“案件这么审,败了也心安!”。随后,刘朋涛认真分析了双方当事人的陈述以及在案证据的内容,得出了原告方的主张基本符合法律规定的结论,遂依法作出了判决。判决下发后,老人家就打来了电话,表达了感激之情并称要送一面大大的锦旗好好宣传宣传,考虑到送锦旗实际上是增加当事人的负担,刘朋涛还是像往常一样选择了拒绝,但这位执拗的老人却通过“找领导”的方式将锦旗送到了审判大厅。

    拒绝当事人送锦旗,对刘朋涛来说不是第一次,也不会是最后一次。因为对他来说,他所经手的每一起案件都是依法依规的审判,只是做了一个法官的本职工作,没有什么值得感谢的。因为他笃信:“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

    “法律的力量有多远,其实并不远,它看不见,摸不着,但感受得到,让公平正义落实到每一个案件中,让无力者有力,让悲观者前行,法律的力量你我都能感受得到。”这是刘朋涛对公平正义最深刻的感受,也正是他在法官生涯中,一以贯之努力践行的准则。

    你若问他公平正义是什么?他会告诉你:他是万丈光芒的朝阳,照进人间的每一处裂缝,而我们法官就是一把扫帚,扫清朝阳前面的阴霾,让每一寸土地,每一个老百姓,都感受到他的温暖。

责任编辑:涧西区法院    


关闭窗口



Copyright©2025 All right reserved  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版权所有   豫ICP备1200040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