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一):司法救助暖人心 老人拿回养老钱
这是一起通过司法救助帮助解决当事人困难的执行案件,申请人是一位年近七旬的老人,被执行人没有履行生效判决确定的义务,经申请人申请后进入执行程序。朱宏露第一时间对被执行人名下财产进行了查控,虽然发现被执行人账户上有钱,但扣划到位后并不能全部覆盖案件的执行标的,也就是说老人的钱还是不能全部拿回来。虽然朱宏露对被执行人的财产进行了仔细排查,但还是没有发现有价值的线索,联系被执行人也一直没有结果,案件执行一度陷入了僵局。一边是老人急需拿回养老钱,一边是“失联”的被执行人。看着陷入生活困境的老人,朱宏露向老人详细讲解了司法救助的政策,在老人提供相应的生活困难证明后,最终帮助老人申请到了司法救助,解决了燃眉之急。不善言辞的老人在收到司法救助的款项后很开心,表达了对涧西区法院秉持司法为民理念的由衷感谢。
故事(二):细办案追加被执行人 促和解践行司法为民
吴某是一名在建筑工地干活的普通人,因为工伤与被执行人产生了提供劳务者受害责任纠纷,工程分包涉及众多主体,经过审判最终确定由被执行人某装饰工程公司承担责任向吴某赔偿损失。经过查控未发现该工程公司名下有可供执行的财产,朱宏露向吴某告知案件执行查控情况后,吴某提供了两个有价值的线索。一是被执行人在案外人处有还未结算的工程款需要及时控制,了解到这一情况后,朱宏露不敢耽误冒雨迅速前往案外人处了解情况,控制了这部分财产。二是该工程公司是一人有限责任公司,是由王某作为自然人独资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在王某不能证明公司财产独立于自己的财产时,王某应该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在督促王某履行无果后,朱宏露按照法律程序将王某追加为本案的被执行人,面对法院的强制执行,王某终于出面主动履行与申请人吴某达成了执行和解协议,吴某顺利拿到了赔偿款。这个案件的解决,一方面是因为人民法院在“切实解决执行难”工作中持续发力,另一方面是因为人民法院公开执行、阳光执行,申请人参与到执行中来并提供了重要的财产线索,最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人物档案:朱宏露,男,1988年7月出生,汉族,毕业于青海民族大学,法律硕士研究生,2014年7月参加工作,现任涧西区法院执行局法官助理。自2019年以来,个人共参与办理各类执行案件514件,执结标的额达8500余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