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 -> 法院要闻

【能力作风建设年】涧法青年榜③白狄莎:在刚柔相济中维护公平正义……

发布时间:2022-06-29 18:56:45







    白狄莎,女,硕士研究生学历,2010年参加工作,2014年3月至今在涧西区法院工作,现任涧西区法院立案庭员额法官。

    在日常工作中她凭着一个女法官的爱心、细心和责任心,用心、用情为当事人排忧解难。先后获得全国青少年普法教育先进个人、多次被评为未成年人工作先进个人、全省法院疫情期间网上办公办案先进个人、全市法院繁简分流改革工作先进个人、院先进个人、办案标兵等荣誉称号。

    秉持公正司法,刚柔相济解民忧

    认真办好每一起案件是她对自己最基本的要求,也是她的执业目标。

    她严把案件事实关、证据关、程序关和法律关,提高办案效率,努力把每一起案件都办成经得起历史检验的“铁案”。

    小梅(化名)是老王的侄女。两家人本来和睦的关系,但是却因老王的一场病改变了。2017年10月,老王突发疾病住院。后来,他向小梅借钱用于治疗。当年11月底,小梅通过支付宝账户向老王银行卡转账2万元,老王向小梅出具借条一份,载明借款事实,并承诺于2019年12月31日前偿还借款。2018年6月,老王以还房贷为由,再次向小梅借款2万元,并向小梅出具借条一份,载明借款事实,承诺于2020年6月30日前偿还借款。老王一直未向小梅偿还借款。2020年10月,老王因病去世,留下一套房产,房产由老王的妻子张某和老王的女儿小王继承。小梅认为叔叔借她的钱,应由张某和小王在继承遗产范围内承担偿还责任。因协商未果,她将张某和小王起诉至涧西区人民法院,要求两人偿还老王的借款4万元及逾期付款利息。

    白狄莎经过庭前细心准备、庭中认真审理、庭后耐心释法,遂依法判决被告张某、小王在继承老王遗产的范围内共同向原告偿还借款39990元。判决后双方皆服,后该案例于2022年5月7日刊登在《洛阳晚报》“以案释法”栏目,引起强烈反响。

    注重办案细节,小案件不轻对待

    细节决定成败,面对大批量的小额案件,如何把每一起案件的每一个环节都按照法律的规定落实到位,是最大的难题。

    白狄莎凭借着一个女法官的爱心、细心和责任心,不论是在案件的立案阶段、审判阶段,还是到后期的执行阶段,都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向当事人伸出援助之手,用心、用情、用细心、用行动,努力维护每一个当事人的权益。

    在白狄莎的手机里有这样一条短信,内容是“谢谢您!这么快就把申请执行需要的材料给我了。我的第二个案子快开庭了,没上过法庭,心里特别害怕,我这个人一生气、激动就不知道咋说话了,没办法,为了孩子还是得去。您说话那么和气,就像亲人、朋友一样,太谢谢您了,您是我见过最好的法官”。白狄莎说:“这只是在疫情期间,为孙女士提供了申请执行所需材料,只是自己平时工作中很微小的一部分,并没有觉得有什么特殊之处,没想到孙女士还专门发了短信感谢,这让她明白了每一个案件、每一个步聚对于当事人的重要性,一定要认真对待每一项工作。”

    白狄莎说:“这条短信也一直鼓舞着她坚持自己的梦想,做一名好法官,每当遇到不被当事人理解的时候,每当工作上遇到困难的时候,翻开手机,看看这条短信,又让她重新鼓足勇气,坚定信心,迎难而上。”

    当好普法排头兵,呵护青少年成长

    为了增强未成年人的法治意识,提高他们分辨是非和自我保护能力,呵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她主动放弃休息时间,积极开展青少年普法教育工作。

    她认真准备授课稿件,精心制作PPT,为学校师生献上了一堂堂丰富而精彩的法治课。她热情、耐心、细致,赢来了广泛的赞誉,被亲切地称呼为“法官知心姐姐”。

    白狄莎凭着一个女性法官的良知、爱心、细心和责任心,为法治中国的青少年健康成长,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和力量,让辖区中小学师生切实感受到了法律的温度和力量。

    作为一名维护公平正义的使者,她始终把百姓的事当做自己的事,履行一名人民法官的神圣职责,捍卫法律的崇高尊严。

    她愿做“法律之门”的守门人,做一名平民法官,守护法律殿堂的圣洁与光芒。

责任编辑:涧西区法院    


关闭窗口



Copyright©2025 All right reserved  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版权所有   豫ICP备1200040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