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化“三零”创建推进“三清两建”工作会议召开。涧西法院“四化”能动解纷工作法被评选为全市新时代“枫桥经验”先进典型。
近年来,涧西区法院坚持把多元解纷工作作为新时代“枫桥经验”在法院工作的具体实践,主动融入区委领导下的社会治理体系,做实“抓前端、治未病”,以“四化”发力,从源头上推动矛盾纠纷多元预防化解,2023年截至12月15日,该院诉前分流调解案件7188件,调解成功4784件,调解成功率68.51%,为维护辖区区社会和谐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党建业务融合化
打造“党徽耀天平,公正铸法魂”党建品牌,推动党建引领“末梢神经”向“基础单元”延伸。结合部门业务特点,创立了 7个支部党建品牌,形成了“一支部一品牌一特色”的创建格局。落实“党支部建在庭上”,支部书记均由庭室负责人兼任,推进党建业务高度融合发展,对标全市法院“党建铸魂工程”实施细则,在立案服务、纠纷调解窗口设立“党员先锋岗”4个,让党建、理论、办案、调解经验丰富的党员法官、调解员亮岗“问诊”。同时,拓展“一社区一法官、一校一法官”党员双服务双报到模式,构建以院机关为中心、辖区企业为重点、65 所院校为基站、112 个社区为延伸的多元解纷网络。2023年7月中旬,郑州路办事处南村社区的刘先生在因邻居宠物狗咬伤引起的侵权纠纷中,替儿维权路受阻后,主动到社区的微信“党声群”反映情况。依托该院多元解纷网格,上门了解情况后的调解员第一时间与分包社区的党员法官联系,共商调解事宜,分工协作,多次上门调解,在法官的专业指导下,双方就赔偿达成了一致意见,冰释前嫌,握手言和,受到居民和群众的好评。《人民法院报》也以《洛阳涧西法院党建凝神文化铸魂——红色信仰化作服务人民群众强大动力》为题对相关工作方法进行了宣传推广。
二、诉前调解专业化
创设多家特色专业化诉前调解工作室,实现靠前服务,促进矛盾纠纷实质性化解。结合辖区人口多、大企业多、科研院所多、驻军单位多、医疗机构多、学校多的“六多”特点,把多元解纷作为审判执行工作的前置着力点、落脚点,与市司法局沟通衔接,率先在全市成立涉诉纠纷调委会;与市妇联携手成立全市首家婚姻家庭调解工作室。与区政协携手联动履职,设立“晓阳委员调解工作室”,依托市政协“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工作机制,在法院与社区之间为群众构建解纷桥梁,促进了调解资源多元化发展,相关工作机制建设情况被《河南法制报》专版报道推广。2023年6月的一起22名员工追索劳动报酬系列案中,因案件涉及群众切身利益,为快速解纷,最大限度减轻诉累,该院立即启动联调工作机制,分派正式干警全程跟踪,与市人民调解中心共同参与案件调解,促成双方达成调解协议并出具法律文书,22起案件均得到实质性化解,以实际行动为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贡献了法院力量。
三、“云”上调解智能化
充分利用现有的互联网技术,主动将解纷诉讼服务关口再前移,积极搭建“云调解”平台,法官、调解员和当事人可以通过人民法院调解平台的在线音视频调解功能,实现线上视频调解,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使当事人可随时随地参与调解。与线下调解相比,形式方便灵活,程序简便,调解完成后,可在调解进展页面中选择查看调解协议,并通过微信授权验证或短信验证码、电子签名对调解协议进行确认并申请出具调解书,切实为当事人提供“只进一个门、最多跑一次、可以不用跑”的便捷,更好地促进双方当事人达成和解。2023年9月底的一起离婚纠纷案件,当事人田某为现役在职军官且在偏远地区服役,双方因异地导致纠纷长时间搁置。市妇联婚调委驻该院调解员了解情况后,借助“云”调解平台,情理交融地对纠纷情况进行调查、了解和确认,促成双方终于就离婚达成一致意见,并办理了相关手续,田某申请撤诉,并通过一面印有“温情化解婚姻事 法理兼容促和谐”的锦旗对调解员热情、耐心的调解工作表示感谢,为该案件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四、诉源治理多元化
与区侨联、工会、发改委、工商联等16个部门共同推进“非接触式”诉讼服务,自我加压将平台“三进”升级为“四进”,利用“四官进社区”进行普法宣传、参与综合治理,共同化解矛盾。2023年以来,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服务宣传近800次,通过发放诉前调解宣传单、讲解典型案例、解答群众咨询的法律问题,让群众了解到多元化解决纠纷的途径、方式和优势,鼓励和引导群众优先选择成本低、对抗性弱、利于修复关系的非诉讼调解方式解决纠纷,将矛盾化解在基层,助力辖区“三零”创建工作的开展。同时,推行“法官+委员”互联互通机制,依托前期成立的“晓阳委员调解工作室”,让政协委员主动参与涉企案件诉前调解,推动涉营商环境类案件矛盾纠纷源头化解、就地化解、实质化解,最大限度降低对企业的不利影响,力求实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该工作室自2023年6月30日成立以来,5个月内对接诉前涉营商环境类案件65起,调解成功22起,调解成功案件诉讼标的总金额合计1866万元,原被告双方有调解意向案件调解成功率达到92%,在平衡公正与效率的同时,实现了诉讼与调解的良性互动,跑出了诉源治理“加速度”。
下一步,涧西法院将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以典型示范引领新时代“枫桥经验”实践创新,进一步拓宽工作思路,强化工作措施,持续释放诉源治理新动能,推动更多法治力量向引导和疏导端用力,促进基层治理从“化诉止争”向“少讼无讼”转变,为深化“三零”创建推进“三清两建”贡献法院力量。